2024年美國輪胎進口趨勢與中國輪胎企業的多重挑戰

在過去的3個月美國的乘用車、輕卡以及卡客車輪胎進口有上升有下降,但是2024年前三季度乘用車、輕卡以及卡客車輪胎進口都呈現上升趨勢。今年前三季度美國進口數據還能看出不少其他信息。
乘用車輪胎進口:泰國成最大贏家,中國企業“曲線救國”
2024年第三季度,美國自泰國進口的乘用車輪胎數量達到 10,828,345條,同比增長 7.8%。前三季度累計進口量更是達到 31,117,801條,同比上升 21.6%。泰國、墨西哥和越南已成為美國乘用車輪胎的主要供應國。
面對美國市場的復雜貿易環境,中國輪胎企業選擇通過“曲線救國”的策略,在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設廠,以規避美國針對中國輪胎的高額關稅。這一舉措在短期內幫助中國企業維持了部分市場份額,但從長期來看,這種策略的可持續性仍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特別是在國際貿易關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

輕型卡車輪胎進口:泰國領跑,中國份額乏力
2024年前三季度,美國輕型卡車輪胎的進口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總量達到 28,926,406條,同比增長 31.5%。其中,泰國以 50.9% 的顯著增幅持續占據主導地位,遠遠領先于加拿大和越南等供應國。
相比之下,中國在輕卡輪胎市場的表現卻黯然失色,未能進入美國主要進口來源國的行列。這一結果直接反映了美國長期以來對中國輪胎采取的高關稅政策的深遠影響,也凸顯了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壓力。

中國輪胎的國際困境:關稅重壓與市場萎縮
自2009年美國對中國輪胎加征特別關稅以來,中國輪胎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持續萎縮。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爆發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2024年,特朗普重新當選總統,并承諾實施更嚴厲的關稅政策,這無疑將對中國輪胎出口和相關產業鏈形成新一輪的沖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輪胎企業不僅面臨美國市場的嚴峻考驗,還需要應對全球貿易局勢的復雜變化。美國的關稅壁壘已經迫使許多企業尋找新的市場,但這些新興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且存在政策和經濟的不確定性。

國際市場的多重壓力:反傾銷與貿易壁壘遍地開花
美國商務部最近裁定,對泰國產的卡客車輪胎征收 12.33%至48.39% 的反傾銷稅。這一政策直接打擊了中國通過泰國進行轉口貿易的模式,或將切斷中國輪胎企業利用泰國作為跳板的貿易路徑。此外,中國企業在墨西哥的投資也面臨潛在風險。一旦墨西哥在貿易立場上進一步向美國傾斜,中國通過墨西哥進入美國市場的通道將變得更加不穩定。
更為嚴峻的是,巴西、南非、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掀起了反傾銷浪潮,對中國輪胎展開調查和限制。全球范圍內的貿易戰猶如野火般蔓延,令中國輪胎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雪上加霜。

結語:中國輪胎企業面臨的“車輪大戰”
如今的國際市場對中國輪胎企業而言,就像一場無處遁形的“車輪大戰”。在高關稅、反傾銷、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夾擊下,中國企業正處于全球化布局的關鍵節點。未來,它們不僅需要加速技術升級,提升品牌價值,還需在國際貿易中找到更加穩健的戰略應對之道。

盡我所能 齊創共贏
瑞金發展集團
有干貨!有態度!
